西北采油三厂:“头疼事”成了“头等事” )s'Yy?w8.{
传统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广而不精,缺乏针对性,理论多、动手实践少,部分知识很难融会贯通到生产实际中……种种弊端让培训变成职工的“头疼事”。 7{l2JBF
1ws{)l#
为转变职工观念,西北采油三厂开发研究所创新培训方式,以职工需求为出发点,让职工“点菜”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定制特色“菜肴”,从而 “回味无穷”,爱上培训。 \*m&6r
y
oD L 04
“互动”培训,吸收更好易掌握 Dl@,%da
,5@8zt
“我想问一下,直径44毫米和直径38毫米深抽杆式泵泵座下为什么要加两根油管再接气锚,而不是一根油管呢?”近日,在采油三厂开发研究所的会议室内正在听取新年第一堂“小蜜蜂”讲坛的技术员郭文肖向授课“老师”问道。 dSp83=uE
B "mRQc !
去年以来,为使员工培训真正收到效果,落到实处,变“一锅烩”为“特色餐”。该所本着“缺什么、给什么,要什么、学什么,用什么、补什么”的宗旨,对员工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开展新的“小蜜蜂”讲坛。 T*A'=You
TKgyN3F
培训形式上,该所不再重复以往单纯授课的方式,而是将座谈与授课相结合,经验传授与相互探讨相结合,做到听课交流同步进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摆出来商讨、研究,学了知识,又解决了难题,促进职工将内容入心入脑。 }e'x1yH
@jn 2c? st
培训内容上,打破了单调的文本模式,而是融入了相关视频、事故案例等内容,通过图、文、声、像多种形式方便职工学习吸收。 |P=NKh38
U;:8NG
“时尚”培训,学习便捷更高效 VK~LM|s9
m"nn&nnsC6
“水力压裂和压裂设备”、“石油简史”、“标准岩石薄片鉴定”、“地质构造与地质现象实拍”点入该所的微信平台,就进入了一个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油田知识大讲堂。 fb;8Ct
{ov=9,E%
自2015年年初以来,该所针对生产任务重,集中学习难的问题,创新培训模式,建起指尖上的“小蜜蜂油田知识大讲堂”。不仅分享每周的小蜜蜂讲坛课堂内容,还整理更多的油藏、工艺知识来丰富员工的视野。 Xc ?<UV
7))VIY/?
“我们就是利用员工经常刷新微信的方式进行‘时尚’培训,以职工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让油田知识传播进入‘微时代’,不仅增强了员工的学习兴趣,而且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该所所长程洪向笔者说道。 ?cye-B
UE~r!k#IRb
由于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且能随时随地学习,实现了学习“异地同堂”、“异时同效”的效果,发挥了微信群“学习知识的小课堂、技术交流的小平台、廉洁教育的小窗口”的作用,备受该所员工的欢迎。(罗汉彬) V:UP*e
z=
OIdP&8
|
一共有 2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