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Lty
4/osU/YSI(
qkE 0^3<#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上中学时,我就热爱写作,尤其热爱新闻写作,梦想将来当一名记者。因此,平时我非常注意听广播、看报纸。有时也给县广播站写点“火柴盒”、“豆腐块”之类的小稿。也正是从那时起,我开始看人民日报。 ?S't b1r}
>KGD"^}k
上个世纪60年代末,我参军到部队后,面对如火如荼的部队生活,我很想写稿把它反映出去,当记者的愿望也就愈加强烈。但因当时在新华书店里买不到新闻理论书籍,我的新闻写作水平一时很难提高,对此,我很苦恼。后来,到部队机关工作后,恰好办公室订有人民日报,于是,我经常抽时间看。久而久之,我萌生出一种想法:人民日报是党中央的机关报、中国第一大报,它所刊登的稿件,也是思想和写作水平最高的,我何不把她作为自己学习新闻写作的教科书呢?有了这种想法以后,我开始学习人民日报。我由以前的只是一般性的浏览,变成逐篇、逐句、逐字的认真研读。不仅研究每篇稿件的思想内容,而且研究每篇稿件的立意、角度、布局和表现手法,从中寻找出新闻写作的规律。为了迅速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我还坚持把每天报纸上刊登的我认为好的稿件、好的章节、好的句子都摘录下来,并写些读报心得和体会。 Ib;qn0
bgV4)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一年多的刻苦读报,我可以在驻地的报纸、电台上发稿了。在部队的几年中,我先后给青岛日报、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大众日报、山东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海军报和解放军报写了几十篇的报道。当手写的文字在这些新闻媒体上陆续变成铅字和电台播音员的声音的时候,我的激动和欣慰之情,无以言表! v{n
p?pe
R&(mG09>
1973年,我从部队退伍回到了故乡黑龙江,考上了大学,学习中文专业。在此期间,我不仅坚持系统学习新闻写作理论,而且仍没忘记天天研读人民日报、天天作读报笔记,并把读书、读报与新闻写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很大。整个大学时代,我在齐齐哈尔日报、齐齐哈尔人民广播电台、黑龙江日报、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以及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各类体裁新闻稿件和理论文章近百篇。 +3 MYCm
YA^J^
大学毕业后,我被组织上分配到绥化地委机关做秘书工作。由于工作关系,人民日报更是我每天必读之“书”。并且在利用业余时间继续给黑龙江日报和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写稿的基础上,开始试着给人民日报写稿。记得,在1981年2月初,我给人民日报写了一封题为《建议科研部门和拖拉机制造厂尽快解决拖拉机空运转白耗油问题》的读者来信,结果信件发出不到20天,就在当月的23日人民日报第二版上刊登出来。这不仅使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而且使我的新闻写作水平得到了检验。从此以后,我给报刊、电台写稿的热情更加高涨!从1982——1986年,我共在人民日报和省内外报刊、电台上发表各类新闻体裁的稿件100多篇。(例如,在1982年1月2日人民日报第五版上发表了题为《尽快解决“六多六少”问题》的建议;在1983年3月19日人民日报第五版上发表了题为《从“经理避难”谈起》的言论;在1985年2月19日人民日报第四版上发表了题为《不要荒了自家“田”》的言论;在1986年5月1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二版上发表了题为《“穷修衙门”》的言论。等等。) L0 p7e
E:dPK7I6n
人民日报为我提高新闻写作水平提供了有力助推,更为我迈进新闻单位大门创造了有利条件。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相继被黑龙江日报、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黑龙江经济报和奋斗杂志聘为特约通讯员。1988年,我被调到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当专业记者,从而使我长达20多年的梦想变为现实。我想,又有什么能比这如愿以偿、梦想成真更令人感到欣慰和愉悦的呢? GD>S}*f}
'{#Y+}gf
qs]@SPs:
在长期研读人民日报中,我与人民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是在当了记者、专门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以后,人民日报更使我须臾不能离开,每天必研读,读后必做笔记,这已成为我的一种习惯。在人民日报指导下,我平均每年在本台的发稿都在180篇以上。1994年以来,我通过研读人民日报刊登的《来自东西南北中的报告》、《大江东去》等系列报道和有关评论,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教益。根据绥化地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所涌现的先进典型,我围绕财政、水利、畜牧、科技、教育和小城镇建设等方面,采写了10几组系列报道和20多篇述评,被本台编辑部称为“系列报道专业户”。其中,《来自绥化地区畜牧业的报道》一组7篇,10000多字,被黑龙江省畜牧局作为文件,转发全省。同时,我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健康报、《半月谈》等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发表新闻稿件20多篇。特别是1997年1月人民日报建设人民网后,使人民日报的信息得到了极大的延伸和扩展,可以称得上是“世界性百科全书”,它使我研读人民日报更加便捷,学习的知识更加丰富,眼界也更加开阔了。也就是在这一年的3月10日和17日一个星期当中,我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两篇稿件《绥化春联颂回归》 S% u5 t
#&c$taZ
研读人民日报的四十多年来,特别是上人民网的近十年来,我共写了40多万字的读报笔记、下载了1000多篇经典文章。在人民日报及其网络的指导下,我共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新闻体裁的稿件8000多篇、660多万字。其中,有20多篇新闻作品先后在省和国家获奖。并连续多年被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厅评为模范工作者,先后两次出席全国省级台记者代表会。 =cJ:6gre1
#%aDd)[_
回顾自己四十多年来的成长进步,我深深地感到,人民日报及其网络是我学习新闻写作的最好的教科书,是我做人和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良师益友。因此,我对人民日报及其网络由衷的敬爱,我对人民日报及其网络的编采人员发自内心的尊敬,更对他们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我为什么会如此?因为人民日报是党中央的机关报,人民网是其大型信息发布平台,他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和喉舌,他们既是代表党的,也是代表人民的,所以,我要说,是谁为我圆了记者梦?追根溯源,是党和人民。 LX~@!Mj*
GpU
-<_'Q
如今,我虽已年过五旬,但仍壮心不已。为了感谢党和人民对我的多年培养教育,为了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我要以百倍的努力,继续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鼓与呼,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圆富民强国的“中国梦”,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
一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