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患者拔导尿管前促进膀胱反射功能恢复方法的研究 66WhyvdL
(1 山东省沂水县姚店子中心卫生院 276418;2 潍坊市中医院脑病二科 KSE~6
iE
【摘要】 目的 探讨中风后留置导尿患者膀胱反射功能恢复的方法,提高尿管拔出后自行排尿的可能性,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方法 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常规组,常规组予下腹部按摩、针灸、听流水声、2小时左右定时排尿治疗,3天后常规拔出尿管;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患者主观配合,在2小时时夹闭尿管,嘱患者半坐位或坐位,用力做排尿动作,反复锻炼,如有尿液沿导尿管外壁流出,则提示膀胱功能恢复良好,能拔出尿管。结果 实验组拔出尿管后排尿成功率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患者主观排尿动作,能明显提高拔管率。 T[7cYvV*
导尿术作为临床护理的基本操作,在中风病人中应用颇广,中风病人因长期卧床、病变损害到旁中央小叶、伴有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前列腺疾病等因素,致尿液排出受阻或尿失禁,常需要较长时间留置尿管。但长时间留置尿管不但影响到中风病人的肢体功能锻炼,并且容易导致尿路感染。故患者病情稳定后能尽早拔掉尿管,恢复自主排尿显得尤为重要。 man>A.SbC
一、 对象与方法 Zad^cTh
1、对象:本研究统计自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来我院住院治疗的中风后导尿患者(包括87例脑梗塞,13例脑出血),其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63.90±10.30岁。根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以上两组的年龄经t检验,各组间较为接近,P>0.1,具有可比性;性别分布经卡方检验,各组间较为接近,P>0.1,具有可比性)。 L#A9
R{^
2、方法:留置导尿患者常规每日2次尿道口擦洗及膀胱冲洗, 常规组予下腹部按摩、针灸、听流水声、2小时左右定时排尿治疗,3天后常规拔出尿管;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患者主观配合,在2小时时夹闭尿管,嘱患者半坐位或坐位,用力做排尿动作,如有尿液沿导尿管外壁流出,则提示膀胱功能恢复正常,能拔出尿管。 Wxtg1@
3、观察项目:排尿成功为通过下腹部按摩、针灸、听流水声、2小时左右定时排尿、结合主观配合等方法,能自行排出尿液。无效为经以上治疗,仍不能排出尿液,需重新插入尿管者。 i:UH ET
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6Pp^aw\(?
tel]i g&
二、结果 Z0vEur8#p
组别 例数 排尿成功 无效 排尿成功率 z:`l-
D
实验组 50 44 6 88% {ab[T/%T>
常规组 50 35 15 70% 6pK$OvE
注:两组成功率比较, P<0.05,有统计学意义。 6W{]w P]zI
讨论 中风病人如影响到旁中央小叶,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性损伤,导致膀胱排尿失去中枢支配,表现为反射性膀胱,尿潴留与尿失禁并存,常需要留置导尿。中风病人常伴有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支配膀胱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也能出现膀胱残余尿增多、尿潴留、尿失禁。因肢体无力,需长期卧床,膀胱逼尿肌无力,影响正常排尿,可出现尿潴留; 慢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因中风及其并发的应激因素导致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梗阻症状加重。以上诸多因素,均导致尿液排出障碍,临床上简便实用的方法常选择留置导尿。 ;3*sF:"I4
留置导尿的副反应:尿路感染,尿管拔不掉,影响肢体康复及生活质量。 3%qHOxj7
因此,尽早拔出导尿管成为治疗的必然选择,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
?O
1.排尿障碍的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其顾虑及紧张情绪。有的患者因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等原因,依赖导尿管,不习惯自行排尿,还有的患者因环境、体位不适应,而不能排尿。除应用以上方法协助病人排尿,还创造良好的排尿环境,配合耐心解释,树立信心,争取自行排尿。 bq-/&3#a.
2.排尿障碍调整体位和姿势:酌情协助卧床患者,取适当体位,如病情允许,可略抬高上身或坐起,尽可能使患者以习惯的姿势排尿。 [J ]FDYk-1
3.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听流水声、温水膀胱冲洗,针刺关元气海等。 H)4CZ$b$
4.热敷、按摩下腹部: 用60-65℃热水装于热水袋,以毛巾包裹在下腹部热敷20-30分钟。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旺盛,促进膀胱及尿道消肿,松弛尿道括约肌的作用。通过推压可解除膀胱肌麻痹,反射性刺激膀胱肌壁,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引起排尿[1]。 ,TNxSCwyx
5.帮助患者恢复膀胱反射功能的其他方法: =RM:{WX)
(1)训练膀胱反射功能: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在拔管前应训练膀胱反射功能,维持膀胱正常张力,为患者恢复正常排尿做准备,采取间歇性夹管方式,尿管夹闭2-3小时开放一次,开放时间5-10分钟,清醒患者或恢复期患者根据憋尿感开放。配合定时按摩膀胱,用手掌从上而下按摩3-5分钟,在膀胱上方慢慢的向耻骨后下方挤压膀胱,由轻到重,按压数次直到膀胱内尿液全部排出,夹闭尿管[2]。 f"\y7[.
(2)每日锻炼盆底肌肉:指导患者取立位、坐位,试做排尿动作,先慢慢收紧盆底肌肉,再缓缓放松,每次10秒左右,连续10遍,每天进行5-10次锻炼,以不觉疲乏为宜。 ;d>
aI0
(3)人为控制排尿:在放尿时提醒患者有意识参与排尿,使其产生排尿感和排空感。在夹闭导尿管,进行膀胱锻炼时,采取坐位或半卧位,防止尿液逆行流入输尿管或肾脏;患者主观配合,在夹闭尿管2小时后,嘱患者用力做排尿动作,反复锻炼,如有尿液沿导尿管外壁流出,则提示膀胱功能恢复良好,能拔除尿管。如患者仍不能排尿,并有憋尿感,放开尿管并按摩,协助排空膀胱;在下次夹闭尿管2小时后继续进行上述锻炼,直至夹闭尿管用力排尿时尿液沿导尿管外壁流出,即可拔除导尿管。 x.gz8
总之,中风后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采取主观配合、夹闭尿管及用力做排尿动作,提高了拔管及自主排尿率,值得推广。 (HoI/prf7
:mR(^j.
头穴透刺结合 中药治疗小脑萎缩 5例 -^& |